玄幻小说网

第四十章 这叫投资

睡觉会变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玄幻小说网xh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声适于明清,再早可追溯到宋代,那就太远了,咱们不说。

单说晚清的时候,相声开始兴盛,有张三禄,有穷不怕,穷不怕更被称作相声的祖师爷,当时号称天桥八大怪。

这些渊源诸位比我懂,我不班门弄斧,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偏偏在天桥这个地方,民间曲艺如此繁荣?”

“……”

甭管以前还是现在,凡是说相声的,多数都没念过什么书,除了一些个例。

他们接触到的知识,就是传下来的这些东西,都知道天桥火,但为什么火,谁也不能系统的说出来。

“清朝定都京城后,将旗人安置在内城,把原先的汉人和商贩都往外城赶。那这些商贩去哪儿了呢?

书上有说:‘利用天坛及先农坛根,不必纳地租,多来摆设浮摊,售卖杂货,渐成小市’。

天坛和先农坛这一片,这就是天桥的雏形。

而随着人口增加,外城的平民和商贩越来越多,小市慢慢成了大市,直到晚清民国,达到了黄金时期。

尤其是民国,政府改造城区,在这一片建了医院、商场、饭店等等,又拓宽道路,重新规划,把左右近邻的市场和庙会连成一片,当时这一片有十座庙。

有市场,有庙会,闲人多,闲钱多,那些撂地摊的、玩杂耍的、唱戏的自然就来了,号称五行八作、什样杂耍、百样吃食。”

姚远先来了一段民俗历史,然后才道:“所以您想想,从晚清到民国,直至解放初期,相声的受众都是这些平民百姓,闲杂人等。

曲艺人想赚钱,就得说观众爱听的。

那当时的老百姓爱听什么呢?”

咦?

姚远前面这一段,众人云里雾里,而问出这句话来,老郭琢磨出点滋味,道:“《卖布头》《拉洋片》?”

“诶,这是民间行当,很多老百姓有亲身经历。”姚远道。

“《开粥厂》《夸住宅》?”于谦也道。

“诶,表面刻画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实际上呢?它符合底层群众的意淫,幻想自己怎么富,幻想别人怎么富,这叫皇帝的金扁担。”姚远道。

哟!

在座的都来了点兴趣,从这角度分析有点意思啊!

说相声怎么分类,先从表演形式分,单口、对口、群口。

或者从活儿上分,有讲究贯口的,有唱的比较多的,有模仿比较多的。

要么就从来源上分,有评书改的,有笑话改的,有民间故事改的。

但从观众心理的角度,很少有人做这种分析。

“相声的受众是市井,创造者的素材恰恰也来自市井,自己亲身经历的、家长里短听过的、书上写的野史传闻、街头流传的笑话,甚至报纸上的新闻轶事,再经过艺术加工,最后变成了相声。

这样写出来的段子,没有隔阂感,老百姓熟悉,熟悉就喜欢听。因为它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当时没人没说过黄段子吧?”

“哈哈哈!”

提这个都乐。

传统民俗曲艺,是涉黄的重灾区,因为老百姓爱听。比如大名鼎鼎的《探清水河》,那就是个黄曲儿:

“四更鼓儿忙,二人就上了牙床,上得那牙床宽,宽去我的衣裳,我两人,口对口就腮贴腮,六哥哥的舌尖儿,顶上了我的牙膛……”

现在这段都删掉了。

而且最搞笑的是,动不动就说《探清水河》歌颂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此鲜花无人采,琵琶断弦无人弹,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又好比阎婆惜坐楼想张三……”

你们家用奸夫**歌颂爱情?

这就是给市井百姓逗乐的小黄曲儿,别整那么多扯淡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天命在我》《任务又失败了》【柠檬小说网】《北宋穿越指南》《我在古代搞文娱》《灵能者不死于枪火》《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惊悚乐园》《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

新书推荐

修真大能在校园国运求生:娇弱的我靠幸运值带飞渣夫处处护寡嫂,我靠兽语成国宠!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浮萍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重生做股神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霸婿崛起请你,记得我来过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被迫与校草做情侣降龙传臭弟弟,下山来祸害你师姐啊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最强渔夫:海岛奶爸凡人的平凡一生全球资本家:从大学开始当首富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编外的特工踏准风口成巨富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我比神明还老七零不做冤大头,下乡赶山娶村花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民国穿越女掌柜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穿的每个世界主角都有病怎么办开局抢天赋?我刨你家祖坟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绝世神龙梦想成真却是1958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